比利在獄中醒來
發現自己因為綁架、搶劫、強暴多位大學女生而被捕
但他卻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
圖片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多重人格分裂者,與之前台灣被判無罪而名聲大噪的思覺失調症或精神分裂症不同
多重人格沒有幻聽、分不出現時虛幻的症狀
而是各個人格的記憶無法互通
造成一個人格被喚醒時,會不知道自己在哪,或在這幹嘛
像是本書中有一位英國人人格亞瑟,因為想要回到英國,便買了英國的機票
但到了英國後人格被切換成另一個人格後
對自己為什麼身在英國感到不解,急急忙忙買了機票回到了美國
再次甦醒的英國人格被擅自回到美國的舉動感到氣急敗壞
所以多重人格分裂者承受著極大的精神壓力
記憶斷斷續續,一醒來就要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可能突然在監獄、面對氣急敗壞的陌生人、甚至全身是傷躺在醫院
本書分為三大段
一、比利因犯罪受審直到判決出爐
本書發生的時間為一九七七年,當時對多重人格者所知甚少,更遑論獲判無罪
但逮捕到比利的警官與律師發現,比利的記憶斷斷續續
並且在人格切換後,個性、口音、擅長的技能等都有所不同
起初聽到這樣推論的人,都覺得這人肯定是個騙子
直到親自見到比利後,都一一被說服
仔細推敲每個人格都有獨立的個性與記憶,如果是假裝的,肯定就會有重疊或矛盾之處
另外不同國籍的人格口音相差極大;英國上流階層的說話方式、斯拉夫口音、也有能流利書寫阿拉伯文的人格
不同人格各自擅長畫圖、打鼓、電子學、基礎醫學、逃脫術等
在美國長大,並且相當年輕的比利,很難想像能同時擁有這些技能與口音
並如此完美的欺騙他人,所以最後獲判無罪
二、比利自幼時到受審前所經歷的人生
在比利接受治療前,彰顯在外被記錄下來的人格只有十個
直到治療途中,有一位自稱老師的人格出現
他擁有所有人的記憶,並告知其實他擁有24個人格
本章節就是藉由作家與老師的訪談書寫而成
會發現大部分的人格都是在某種激烈的情緒下所誕生的
而且一出現就知道自己是什麼名字,來自哪裡
對比利這稱呼需要強迫自己才勉強接受
三、比利獲判無罪後進行治療的過程
在獲判無罪後
比利的人生並不如一部電影那樣結束於此,迎向美好的結局
治療的過程還須面對醫院工作人員的不諒解
來自議員與當地居民的敵意
就如同之前殺警的思覺失調者被判無罪後
社會輿論對於該判決與該人的撻伐與恐懼
同樣也發生在比利身上
只要有任何刺激
好不容易好轉的分裂症狀又會再次惡化
不穩定的比利再次被視為罪犯
導致在社會的壓力推波下又進行了一次審判
而比利後續的故事則收錄在比利戰爭一書中
結論
本書揭開多重人格的神秘面紗
一探多重人格者的生活、感受與面對到的問題
即使看到最後我仍對這樣的精神狀態半信半疑
但至少對於這未知的世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推薦指數:★★★★☆
書本連結: 24個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