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講完投資前的心理準備後,接著是彼得林區的投資策略。
很多投資者都不投資與自己相關的行業,例如一名醫生卻去投資石油產業。雖然股票漲不漲,與你是否了解這家公司無關。但重點是:
- 一般而言,石油專家比醫生更了解何時該買進或賣出哪支石油類股
- 醫師比石油專家更明白哪種成功的藥品值得投資
就如同上一篇所提到的,有時候最具潛力的股票反而就在自己身邊,自己會比投資專家更早感受到哪些商品或服務受歡迎。
股票大致分為六種分類,每種類型的投資策略不盡相同,所以投資前必須先了解買進了哪種股票並擬定策略:
1.緩慢成長股:
大型、老化的公司,擴張能力已經到了極限慢慢失去活力。所有的快速成長股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都會逐漸變成緩慢成長股。但也因為沒有其他想投資與擴張的項目,所以會把利潤分給股東,而有豐厚且穩定的股息。如果這樣的企業還不分派股息,就不要冒險期待。股息占盈餘比例過高時,表示面對危機時殖利率會下降甚至發不出股息。
2.穩定成長股:
通常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型股,爬升速度不會很快,但仍比緩慢成長股好,每年的盈餘成長約在10%~12%。雖然不會有令人驚豔的投資效益,但如果在景氣衰退時較為抗跌,就會有不錯的防禦效果。其本益比可以告訴你價格是否偏高,而且要注意是否有拖累的「多慘化」。
3.快速成長股:
投資者的最愛;小型、積極的新企業,每年成長20%~25%。在投資規模不大的投資組合,只要納入一、兩支這類型的股票,績效就會相當可觀。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較高的破產風險。也要注意到快速成長的產品是否為該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以產生足夠的動能,本益比要避免過度膨漲。如果是快速展店的公司,則要注意其模式是否能成功複製到其他地區。如果是一次性的商品,則很可能在成長後快速趨緩。如果很少法人持有或是分析師提起,將會是個利多。
4.景氣循緩股:
汽車、航空、輪胎、鋼鐵、化工業等,都屬於景氣循緩股。即使是國防工業,也會因為不同執政策略而波動。這類型的股票即便體質再好,仍可能因為景氣不好而大幅衰退。所以在投資這類型的股票時,了解其位於哪個時期,時機的掌握便顯得重要。這類型的股票也要留意新加入的競爭對手,本益比過高時也可能代表景氣即將反轉。
5.轉機股:
面臨失敗瀕臨破產,在重新整合後再次站起的企業,這種股票最不會受到大盤影響,但即便最穩健的老字號,都可能因為這樣的危機倒閉,所以檢視其是否有足夠的現金部位支持債務很重要,就算破產,也要預想破產後股東能獲得什麼。如果投資策略生效,並且順利處理掉虧損的部位,成功後便會產生極大的報酬。當然,不是所有崩跌的股票都屬於轉機股,很多公司都因此一蹶不振,所以必須檢視其營收是否有好轉。
6.資產股:
公司擁有值錢的資產,卻被主力所忽略的標的。可能是房地產、土地、遊樂園等。只要這些公司出清資產,就會產生大量的收益。
常聽到一些投資建議是:賺30%停利、經過兩年後賣掉,或是虧損10%便停損等。為什麼總是有各種彼此矛盾的策略,原因就在於不同類型的股票就要採用不同策略,並不存在一種共通的策略。如果是緩慢成長股,重點就在於股利,便要觀察其是否有持續賺錢並穩定配發股息。景氣循環股的重點包括業務狀況、存貨和售價,銷量回升時就是重要的訊號。資產股的部分是「資產」在哪?價值多少?轉機股的部分是改善計畫是否有效,是否除去不良的因素。穩定成長股的重點在於本益比,該公司是否在最近開始飆漲?原因為何?如果其業務增長,本益比卻沒有改變或是位於低檔,便是好的標的。快速成長股就必須要知道如何維持增長速度,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對彼得林區來說,他喜歡的標的通常有包含以下十三種特質:
1.聽起來很無聊、或者荒唐可笑者更佳:
像是活力男孩-曼尼、摩伊與傑克或是自動資料處理公司等,通常這類的股票較不吸引人(據研究股票名字會影響人的投資意願),所以也比較不容易被炒作。
2.從事無聊的生意:
有個公司叫瓶蓋、瓶塞與封口公司,就如同該公司的名字,這公司就是專做這種單一且不時髦的業務。一般這種公司獲利穩定且少有競爭,畢竟很少人會想創業做看起來不怎麼賺錢,講起來也不怎麼風光的產業。
3.從事讓人搖頭的生意:
像是專門清理油汙、有毒物質等,不是新鮮人的首選,也不太好意思在自我介紹時講的產業,也比較少競爭對手。
4.分拆公司:
大型母公司都不希望分拆出去的單位陷入困境,這樣會影響公共形象,損害母公司的信譽。因此財務通常十分健全,而且已經做好準備。也因為脫離母公司龐大的體系,便擁有較為靈活的動能。
5.法人機構未持股,分析師沒追蹤:
與目前主流投資觀念相反,畢竟投資名嘴就是希望人不斷地關注或購買他們的商品,來提升他們的收入,所以才會以具時效或短線的標的為大宗。以籌碼面為主要依據的投資方式,也是挑選法人機構有購買的標的,這樣的標的容易被炒作,而且注意到時通常已經被哄抬一定的價格了。
6.謠言紛起的股票,例如涉及毒廢棄物或黑道等:
專門處理有毒廢棄物的公司或傳言該產業已經被黑道把持,這樣的標的會嚇跑投資者或想要參與競爭的人,這樣的不利傳言,會隨著盈餘的暴增而煙消雲散。
7.因為某些因素而受到壓抑的股票:
像是殯葬業這類的行業,要分析他們多賺錢總覺得怪怪的,而且也不覺得會有多大的成長性,造成價值的低估。
8.零成長產業:
這邊指的並非盈餘零成長,而是指該產業沒有新的金主想加入而乏人問津的產業,如前幾項提到的廢物處理、殯葬業、瓶蓋製造商等。像是有新型的手機上市,馬上就有許多財團躍躍欲試加入這種熱門商品的研發,市場很有可能在數月內產生變化,但在瓶蓋、油脂回收、幫人處理折價券這類的業務,就不會發生這種狀況。如果這樣的產業在提高售價後又不會流失顧客,就是好的投資標的。
9.擁有利基優勢:
比起電影公司,彼得林區更喜歡像是砂石場這樣的產業。每一個地區的砂石廠都有壟斷性的開採權。若是投資跨國企業則必須要跟整個城市、國家、甚至世界競爭,也可能要聘用律師團隊來保護品牌。所以像是壟斷某一塊市場產生的利基,是價值投資的一大重點,例如廣告巨頭、藥品、飲品、甚至是殺蟲劑,都有可能是個好的利基。
10.大家持續購買的東西:
一次性的商品,像是最近很紅的熱像儀,在購買後就不太會換。像飲料、藥品、刮鬍刀或香菸等,就容易創造持續性的收益。
11.科技的使用者:
與其投資時時刻刻都要面臨競爭的科技業,不如選擇因科技進步而獲益的產業。例如現今熱門的AI、5G產業,與其投資研發該科技的公司,投資會因為網速提升而降低成本的公司可能會更好。
12.內部人士買進自家公司股票
當董監持股比例增加或是員工開始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表示內部對公司有信心,是利多的表現。
13.企業回購自家公司股票
美國很多企業都藉由回購自家公司股票來台升股價,效果比刪減支出、提高銷售量還好。或是在崩盤是回購股票穩定價格,長期來說都效益都會回饋給股東。
彼得林區會避開的股票
1.熱門股
熱門股是首先要避開的,這類的股票通常漲到無法用任何價值衡量標準可以評價,回測時將會崩跌的相當快,沒自信跑得比人快就是等著賠錢出場。
2.未來的OO
標榜著「未來的蘋果」、「未來的google」等方式來宣傳,表示當作目標的產業通常也遇上了危機,這樣的新產業通常也沒什麼未來。
3.「多慘化」經營的公司
有些賺錢的公司不願回購股票、也不提高股息,將錢拿去進行「多角化」的經營,但他們多半以過高的價格收購公司或收購了自己根本不瞭解的產業,其時就是拿股東的錢去亂花,不足以當作不分派股息的藉口。都以為成功的經驗可以被複製,並且可以藉由企業擴張增加收益,實際上絕大部分都以失敗收場。
4.口耳相傳的股票
通常是某個尚未成熟的產業,例如現今很流行的AI、5G或是某種疾病的特效藥等,投資人深怕錯過先機而趕緊把錢投入。但實際上等其確實在創收益時再進場,還是能有不錯的獲益。但是如果投資道無法賺錢的行業,就要承受巨大的虧損。
5.小心中間供應商
如果將25%~50%的產品都賣給同一個客戶,當主要客戶改變策略或是衰退,就可能會倒大楣,代工廠就很容易有這樣的問題。
6.小心花俏的名字
小心名字取得很神秘、高尚,或是如果當時流行某種產業,便要小心跟風的名字。
選股重點總結
- 本益比與同產業的公司相比是高是低
- 法人機構持股比例越低越好
- 公司內部是否有買進自家股票,公司是否有回購股票
- 盈餘紀錄是否穩定
- 負債對股東權益比是健全還是貧弱
- 現金部位是否充足,可作為股價評估
- 了解持股公司的本質,並有特定的理由,而不是「我覺得它快漲了」
- 清楚持有的股票屬於何種類型
- 大公司只會有小漲幅,小公司才可能有大漲幅
- 如果希望特定商品能為公司帶來快速的成長,請先確定公司規模
- 尋找已經開始賺錢,並證明其經營模式可以複製的小型公司
- 特別當心年成長率50%至100%的公司
- 避開熱門產業的熱門股
- 不要相信多角化經營
- 避開時間拖太久或目標太遠的標的
- 避開第一波漲勢,確認公司的計畫是否奏效再說
- 人們可以從自己周遭了解更多情報,甚至比專業投資人領先好幾個月
- 不要聽信明牌,即便那個人很有錢、很聰明
- 如果是該產業的專家推薦該產業的明牌,才有一聽的價值
- 投資那些看起來乏味、平凡、不受主力青睞的簡單公司
- 非成長型產業中的中度快速成長公司(20%~25%),將是最理想的目標
- 尋找具備某項利基的公司
- 想要買轉機股,必須尋找財務狀況較佳的公司
- 轉機股復甦後,將能大賺一筆
- 沒有負債的公司不會破產
- 管理能力很難評估,所以把重點放在公司前景,而不是主管的魅力上
- 小心考慮本益比,過度高估的股票,不管再好的條件都無法讓投資者賺錢
- 追蹤公司題材必須找到一條主要脈絡,以此監看公司實際進展
- 尋找持續回購自家公司股票跟員工會購買自家股票的公司,同一時間越多人買越好
- 研究公司在不景氣時的盈餘與配息表現
- 尋找法人持股低或沒有持股的公司
- 每週至少花一小時做投資研究,只是計算盈虧不算研究
- 股票要漲需要耐心等待
- 根據公告的帳面來購買股票相當危險,應以實際價值為準
- 如果有疑慮,不妨等等看再行動
- 挑選一支新股票時,至少要跟買一個新冰箱花相同的時間與精力
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