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也是一名在家工作者,也曾經評估過許多次是否該回公司體制

但就如本書所說:也不是有什麼遠大的夢想,只是單純不想再回去上班族過集體生活而已。

除了一堆公司鬥爭的鳥事,讓自己承受多餘的壓力與情緒成本

不能充分運用時間達到最大的效益,讓我持續維持在家工作的型態。

還可以避免一些低質量的社交,如:團購、追劇、聚餐、KTV等

如果時間上有其他規劃,礙於社交壓力又不得不參加,就會成為時間小偷

 

另外就是天生個性上的差別,像是最近很流行討論內向型與外向型人格

內向型人格由於喜歡較少人的社交、自己獨處時才能充電與思考

這時在家較不受干擾的工作,才是效率最好的環境

如果是這樣,那何必強迫自己加入公司體制

讀書吧.jpg圖片來源:讀書吧

本書非常新,提到因新冠疫情,迫使許企業強迫進行遠端工作

對企業來說,遠端工作會讓公司無法掌握員工狀況、資安與系統需要升級

對個人來說,缺乏約束與社交,容易讓人孤獨無助

各種不確定的成本,讓企業與個人對遠多工作望之卻步

這點在日本就很明顯,長年累積的職場文化,使得面對疫情,日本難以改變工作型態

反觀荷蘭自2016年後,規定員工工作滿26週後,在沒有充分的理由下,無法強制員工的工作地點

 

但想要發揮最大的個人價值,一人公司或遠端工作是最佳途徑

而且據統計,在家工作的員工效率能提高13%

輪流在家工作後,離職率下降50%

讓員工選擇在家或在公司上班後,績效提升兩倍

而且公司會減少相當多軟硬體的成本

 

那麼,在家工作,需要做怎樣的準備呢?

 

1.採光通風良好的環境

2.安靜,不會被干擾的環境。尤其跟家人同住時,特別容易被搭話或是叫東叫西中斷工作。這時跟家人協調好請勿打擾的時間線尤其重要

3.空間整齊,沒有雜物。這點在之前增強意志力的書中有提到類似的觀點

4.啟動工作模式的儀式。像是工作前必須換上衣服,先洗把臉,工作與休息的空間必須分開等。這點每個人都不同,無須強迫自己模仿成功人士的經驗。例如要夜貓型的工作者,去模仿早上五點起來晨跑的啟動方式,反而會造成一整天都精神不好

5.切換到休息模式。這點也同等重要,居家工作很容易因無法切換導致精神無法放鬆,導致比在公司工作還要疲勞

6.Email信箱網域。雖然免費的信箱就很好用,但使用免費的信箱,也會給人廉價接案者的印象

7.設定虛擬助理。接案者時常因害羞或立場,無法果斷的拒絕客戶、自薦、或無情的磋商等,此時假裝自己是一名助理進行訊息往來,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個人品牌與社群經營

如果是SOHO族,這兩項肯定是重中之重

就算是同樣品質的內容,人氣的高低與轉換率還是會大大的影響到報酬

而個人品牌就是要產生「非你莫屬」的位置

定位上必須要有所取捨,不可能全都要。像是目標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也就是所謂的TA

最忌諱的便是走在這條路上,卻老想著另一邊的好風光

像是SOHO族去羨慕上班族有獎金跟年終;智識型創作者去羨慕搞笑創作者的人氣與爆發

選擇個人經營或是小型團隊,在營收上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雖然個人工作室的獲益天花板相對受限,但在目標價值觀會更加堅定,策略也會更有彈性

 

而自我經營就如同創業一般,每個月的營收都會浮動

這個月業績再好,也不能保證下個月也能如此

所以控制成本、儲蓄和理財,也是個人工作室的重要課題

建立足夠強的品牌形象,才是在家工作者最有保障的路

 

本書還有介紹一些在家視訊必須要注意到的細節,或時間管控上的方式

這部分因為沒有太多共鳴,或是其他心得中已經有提及,這邊就不再贅述

 

結語

本書因為很新,所以與目前的趨勢容易產生共鳴

內容囊括在家工作的原因、優缺點、執行細節等一應具全

推薦給想要在家工作的人

已經在家工作的人也可以做為經驗分享的借鏡

 

推薦指數:★ ★ ★ ★

 

書本連結:在家工作:從職場裡自由,在生活中冒險的個人實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士特熊 的頭像
    米士特熊

    米士特熊的部落格

    米士特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