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篇介紹了作者對於電影的分類

與這些分類所必須包含的元素

接下來要說的是劇本的構成

0010727535.jpg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創造主要角色時,必須要先問自己:

  • 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主角
  • 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反派
  • 賦予主角一個所有人都能認同、並且難以抗拒的目標

有了這些描述,角色輪廓將會更加清晰,觀眾也更好理解

而且角色的年齡,要與目標觀眾相符

這樣設定才容易產生共鳴

 

不管哪種電影通常都具備以下的精神:

  • 能讓我認同(先讓英雄救貓咪)
  • 能讓我從他身上學到東西
  • 有強烈吸引我繼續看下去的理由
  • 使我相信他應該贏得勝利
  • 帶著人性最原始的渴望,面對一個有說服力的賭注

這邊原始的渴望,是指求生、填飽肚子、性、保護所愛的人、面對死亡的恐懼等

越純粹的理由說服力越強

 

作者認為大部分好的電影都符合以下架構(三幕劇情),所以遵照這個架構進行編排,就能寫出穩健的電影

1.開場畫面(1)

2.主題陳述(5)

3.布局(1-10)

4.觸發事件(12):在布局階段所陳述的世界,會在這一口氣粉碎

5.天人交戰(12-25)

6.第二幕開始(25)

7.副線(30):給觀眾一個喘息機會,放一些比較不重要的劇情

8.玩樂時光(30-55)

9.中間點(55)

10.反派的逆襲(55-75)

11.一敗塗地(75)

12.黎明前最深的黑暗(75-85)

13.第三幕開始(85)

14.大結局(85-110)

15.結尾畫面(110)

括號內的單位為劇本頁數,或是電影分鐘,電影較長時則等比例縮放

 

有了結構後,接下來可以用字卡的方式將每段塞入內容

例如場景是哪,有什麼關鍵台詞等

但字最好控制在40張,太多的內容反而讓讀者難以消化

並且在每張字卡註明情緒轉折衝突點

例如情緒轉折為A滿懷希望變成失望;衝突點是A想知道答案B卻不肯說

 

八個編劇法則

1.先讓英雄救貓咪:對主角感同身受

2.把教宗丟進泳池裡:鋪陳的敘述可以放在誇張的情境中,這樣在接收設定時才不會覺得冗長

3.雙重超自然力量:不要同時講述兩種超自然力量。如鬼魂與外星人、穿越時空與吸血鬼

4.鋪陳過頭:電影都演過一半,還沒講重點

5.貪多嚼不爛:簡單才是最好的,太多元素反而會散焦

6.冰河來了:反派的動作太慢,讓觀眾沒有危機感

7.蛻變的歷程:主角與他的夥伴們都有明顯的改變,反派則無

8.媒體止步:不要讓電影中的媒體加入劇情,會讓觀眾出戲

 

這劇本有問題

1.你與觀眾是否知道主角想要什麼?

2.不能讓主角輕易的知道線索,必須靠努力獲得

3.主角必須積極

4.主角總是自己去尋求解答,而不是老是問東問西

5.別用對白解釋劇情

6.壞人越壞越好

7.劇情要不斷地轉動、推進與加速

8.激發觀眾情緒

9.不要讓台詞太寫實無聊,講出這種話的角色,也會讓人覺得無聊

必須要做到遮住名字只看對話,也知道是誰的台詞

10.主角不能完美,不然就沒有進步的空間

11.配角需要有強烈的特徵讓人記住,例如跛腳或眼罩

 

總結

誠如上篇所說

本書的內容我覺得不止對電影劇本有幫助

想要寫小說或是漫畫都可以有適當的延伸

第2本是用實際電影來映證作者的理論

不是電影研究者不推薦買

 

推薦指數:★

 

書本連結:先讓英雄救貓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士特熊 的頭像
    米士特熊

    米士特熊的部落格

    米士特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