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書是<艾蜜莉教你沒有富爸爸,小資也能富起來>:
接觸了一陣子的理財相關知識,也對艾蜜莉這位作者略有耳聞。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過往的投資理財書中,大多數的作者都擁有墊高本金的本業,以至於投資策略在執行上有點困難。
或是充滿著高深晦澀的指標,並且要花大量時間去閱讀數據。
比起投資,本書更著墨於理財的部分,這才是最根本要先解決的部分:
一.培養金錢觀:
大部分的人,小時候都未接受充分的金錢教育,包括我也是,明明是大家都很重視的事情,卻因為社會價值等因素避而不談。
窮爸爸與富爸爸一書中提到三項重要的理財觀念:
1.高收入的人不一定是富人,存得了錢的才是:
高收入的人多半伴隨著高額的生活支出,若是無法適當地將錢存下來,一旦遇到危機,風險將比一般小資族更高。
2.要盡量透過資產為自己創造現金流:
許多人嚮往公務員這工作,就是圖一個穩定。但也就是這樣的穩定,造成競爭激烈、依賴體制、收入有其極限等風險。
3.當被動收入高於支出時,才能稱為財富自由:
每個人滿足生活的金錢並不相同,必須要為自己量身打造適合的理財規劃。像是最近流行的4%法則便是一種方法(當投資金額的4%可以滿足生活所需,即可達到財富自由)
二.儲蓄:
1.錢包不要雜亂,充分掌握自己用有多少現金。
2.同理,帳戶也不要太多,本書作者只分花費與投資兩個帳戶。我則分為預備金、花費、投資三個帳戶,
帳戶越少,越容易計算自己的資產比例。
3.信用卡也不要太多,優惠變差不符合消費習慣的通通剪掉,以免因為遺忘而增加繳交年費的風險,與管理成本。
建議找出自己最大的消費活動,如:網購、出國等,挑一張最適合自己的卡片即可。
三.理財先理債:
切勿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因為循環利息極有可能比理財的獲益還要高。
切勿以債養債,例如用現金卡提領現金來償還卡債。但如果信用良好,似乎可以利用債務整合來減輕管理負擔。
銀行會幫忙清償所有帳務,並整合成單一的貸款,這方面則要親自與銀行接洽,並了解其風險。
四.錢花在刀口上:
衝動型購物是最常聽到的金錢流失方式,我在購買前會仔細思考這花費是「想要」還是「必要」,減少購買「這可能用得到」
或是優惠活動而強便宜買進的物品,很有可能因為沒有馬上用到而忘記。
也有為了證明自己的消費能力而購買的物品,例如名牌、好車等。如果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而是為了向某些自己討厭的人證明
自己,那這樣的花費大可不必。炫耀之後,這些物品也會因為少用而淪為浪費。
五.居住花費:
因為社會價值觀的原因,有房、有車、有另一半等,似乎成為判斷對方是否為成功人士的標準。
但如果購買的房子無法替自己造成現金流,那就不會是資產而是負債,住宅的漲幅,沒賣出錢也只是紙上富貴。
車子與鑽石等商品,也是一賣出就現損四、五折的價差。
所以購屋與租屋各有其優缺點,要先評估過露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而不是被社會價值觀所左右。
購屋的優點為增加踏實感、對屋子的主導權也高。缺點是對財務造成重大負擔,並要承擔稅務、天災等額外費用的風險。
租屋的優點是財務上較為餘裕、可以選擇地點,機動性高。缺點則是房東可能隨時不租,年紀較大時租房也可能會遇到限制。
六.保險:
台灣是個很愛買保險的國家,如同其他資產,要評估好自己的財務狀況購入適合的保險。
建議年度保額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以免造成財務負擔。
錯誤的保險觀念有:
1.買保險要回本:
保險主要的功能在於分擔遇到不可承受之損失,想著要回本甚至賺錢就失去的保險的本質。
打著保本的保單多半連帶著高額的保費,以投資的眼光報酬率也遠不如其他投資工具。
2.買人情保單:
需要人情保單支撐業績的菜鳥,很有可能對保險所知尚淺,無法提供完整的保險建議與真正適合的保單。
3.經濟主力保障最低:
父母常常將最好的保險放在子女身上,但其實經濟主力遇到意外,才會將家庭曝露在巨大風險之中。
4.保險越多越好:
有些人甚至會越買越沒有安全感,過多的保費造成的財務負擔,反而成為最大的資產虧蝕風險。
本書建議購買的保險為:壽險、意外險、癌症險三種。其實勞保、健保也提供相當程度的保險,不妨在購買保險前了解
政府提供的保險內容,讓有限的財務分配下購買更加完整的保單。
七.投資:
富爸爸窮爸爸的一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示:沒有沒賠過錢的富人,只有沒賠過錢的窮人。
投資一定有風險,掌控虧損,做好資產配置,是投資的基本。
本書提供的投資觀念有:
1.勿壓身家,預留緊急預備金:
如果一次將本金全部壓上,投資部位面對崩跌時無法操作的風險。
自己也面臨需要資金時,被迫在不適合的賣點出清的風險。而且像基金或股票等商品,賣出到進到戶頭,
其實也需要一點工作時間,並非即時。
2.投資路上慢慢走比較快:
曾聽過一位資深操盤手說過:從沒見過一夕致富的投資者,只有看過一夕破產的投資者。
即便看到說得天花亂墜的投資老師,也是累積了相當久的功力,不然就是只給人看賺錢的部分。
一般來說投資報酬達到6~8%就算很不錯的操盤手,所以也不要預期自己會比專業的經理人厲害。
掌控好風險,慢慢地探索屬於自己的投資紀律最重要。
3.別人恐懼我貪婪,把握財務重新分配的機會
這是股神巴菲特的名言,歷史上經歷過數次的股市崩盤,撰寫此文時的武漢肺炎說不定也是個契機。
所以在機會來臨時,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與本金,便是關鍵。
4.先模擬操作測勝率,避免白花辛苦錢
比起保險、基金等較為單純的工具。期貨、選擇權、外匯保證金等就具有較複雜的遊戲規則。
目前市面上也提供許多模擬投資工具,在測試後再真正進入實戰,才不會被當成肥羊宰。
總結:
本書非常適合剛接觸理財與投資的新手,
從最基本的理財觀念、面對各種生活瑣事支出的應對策略、簡單的投資建議,
循序漸進引導讀者建立完整的金錢觀,
在投資策略上也針對了小資族進行各種方案選擇,
而不是動不動就數萬元,難以觸及的金額。
購買此書的方式:
相關書籍: